9月25日,我校在信息大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暨高层次项目申报部署会。副校长、人文思政部部长于向东出席并讲话,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晓兵、各教学单位分管领导、科研机构负责人及部分科研骨干等50余人参会。
本次会议以“强基赋能、提质增效、聚焦目标,全力突破”为主题。


会上,于向东指出,做好学校人文社科工作,必须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增强科研育人意识,提升科研水平,多出科研成果,发挥智库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于向东强调要立足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1248”发展战略,全力突破高层次项目申报瓶颈。要大力扶持现有人才,深挖人才潜力,精准引进实力人才,夯实人才基础;要凝练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组织科研队伍,积累研究成果;要有精准选题,将申报书等论证材料反复打磨,务求精品;要注重跨学科、跨团队的主动对接与深度合作,形成合力攻克科研难题。要强化科研服务,严格流程管理;要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构建“全流程培育、精准化评价、阶梯式激励”的工作体系;要通过各种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申报积极性;为鼓励项目申报,学校将分阶段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于向东表示,高层次项目申报立项竞争激烈,形势逼人,时不我待,从学校到各单位、科研机构,要构建多层次科研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协调联动、责任到人的申报合力。要树立充分的自信,增强紧迫感,团结协作,合力攻关,力争实现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的新突破。
会上,张晓兵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学校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的新进展,解读了学校出台的《科研机构管理规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科研诚信相关制度,介绍了科研机构分类考核要求与科研诚信工作管理办法等。
艺体学部部长王晏、商学部副部长王晓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办主任任东方、黄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光分别结合单位和个人实际情况,就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