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后勤集团陈怡含和任晓雪两位同志的理论文章——《高校构建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着力点》被郑州日报理论版采用,突破了多年来我校后勤员工没能在党报理论版刊发重磅文章的历史。该文章深入探讨了构建高校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价值意义、存在问题以及构建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着力点。以下是文章全文。
高校构建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5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这一观点强调了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彰显了高等教育对于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性。高校后勤,作为高等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于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构建一流服务保障体系的价值和意义
高校后勤是为学校教学提供基础性、保障性、服务性的工作,主要职责就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一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科研能力的增强、师生幸福感的获得、高校美好声誉的塑造等都有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保障能力和水平须适应高校的发展,能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环境,能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创新,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能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后勤服务在高校中的角色被喻为万吨巨轮的动力系统,高校后勤发展的好与坏,对于保障高校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有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作为有力支撑。
二、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自国家大力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现代后勤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已初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挑战。
1、不能正确处理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施,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驱动下,国内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已发生深刻变化。少数高校后勤服务不断社会化、市场化,持续追求经济效益,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原则置之脑后,不能正确处理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致使出现一些问题,师生不满意。党和政府要求,高校后勤改革的原则还是应坚持公益性居首位,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例如师生到食堂就餐时,关注的是饭菜质量、价格和就餐环境,而非经营成本。因此,高校后勤服务在改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公益性,其次才考虑成本、微利,在这个问题上不可本末倒置。
2、不能正确处理自营与他营(社会化)的关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一些高校逐渐摆脱“亲力亲为”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已将后勤逐步从原先的高校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实行“甲方乙方”制度,但由于各高校实施的改革进度、情况不同,多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并未真正理顺,面临在自营与他营(社会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困境。其一是后勤实体定位不准、产权不清,一些高校担忧社会化后的服务质量,特别是安全问题,倾向直接管理,而直接管理,虽能满足学校内部需求且有较强的公益性和服务性,但又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灵活性,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质量欠佳和管理低效。其二是引入社会企业竞争,虽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但会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公益性,导致服务价格上涨、质量波动和管理难度提升等风险。因此在自营和它营方面左右摇摆,一会这一会那,给经营者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造成短期效应加剧,影响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3、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部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模糊以及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后勤管理工作难以统筹规划,无法合理调配资源,从而难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管理理念的落后也是制约后勤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后勤管理仍然停留在注重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层面,个人主义和小团体利益在个别高校还有市场,忽视对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考虑,导致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缺失。而有效沟通和协作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后勤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壁垒和利益隔阂,难以形成合力。个别后勤管理者常常站在个人利益一边,很少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不仅影响后勤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也可能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4、不能真正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高校体系中,后勤相较于教学、科研工作而言,往往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后勤工作认识不够全面,仅仅将其视为提供基础服务的部门。致使高校后勤部门成为安置各类非专业人员的场所,如征地安置的失地人员、高层次人才引进安置的职工家属以及高校内部的富余人员。这种人员构成使得后勤部门人才层次参差不齐,缺少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后勤缺乏系统性培训和竞争激励机制,致使专业人员的技能和积极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不能真正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不仅限制后勤服务保障的有效性和高质量,也影响后勤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效能,从而制约高校的整体发展。
三、高校构建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着力点
面对高校后勤改革在多样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高校后勤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构建一套既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又能满足高校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此,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力:
1、树立一流认知观念。“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后勤必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核心的后勤育人模式,形成后勤“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把建设一流后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抓紧抓好。一流认知理念应包含“师生为重理念、公益性理念、专业化理念、标准化理念、社会化理念、智慧化理念、信息化理念、学生自管理理念”等。有这些理念作指导,就会在实践中做到“服务对象普惠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产品标准化、服务过程智慧化、服务提供多元化、服务视野扩大化”,将思想统一到维护师生利益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上来,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构建一流体制机制。一流的体制机制对于组织或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工作热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并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因此,高校后勤要从自身发展情况出发,加强后勤体制机制的优化创新,调整、设置科学合理的后勤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限。第一,用人上要实行“德才兼备,择优用人”的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第二,要设置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第三,要构建科学的后勤服务质量监督考评体系,明确考核标准和指标。第四,要完善内部沟通协作机制,打破部门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与团队协作。总之,一流的体制机制不仅能使高校后勤部门各司其职、各担其责,也能形成高效的工作协同局面,有效促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高效与科学开展。
3、打造一流服务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升级的校园生活服务需求,高校后勤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加强后勤人才的引进、管理和培养已迫在眉睫。首先,高校后勤应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补充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优化人员结构,实现定岗定编。其次,通过双向选聘或竞争上岗的方式,确保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都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保持关键岗位的相对稳定。第三,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长效机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分领域、分阶段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后勤队伍的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最后,还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通过以上措施,可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质、服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高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卓越的后勤保障。
4、建立一流服务流程。建立一流服务流程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满意度。一流服务流程的建立,师生需求是核心导向。因此深入师生一线调研,精准把握实际需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方能为后续服务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优化服务环节是建立一流服务流程的关键。应根据服务目标,全面梳理各个服务环节,持续改进优化。还有,“服务标准和规范操作”“完善的质量监管和反馈改进机制”是确保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细致的监督管理服务过程、多渠道收集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持续改进,才能最终确保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5、实施一流考核薪酬体系。科学全面的考核薪酬体系,包括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绩效福利等多个方面。高校后勤人员的考核频次应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高校的管理需要和业务特性。薪酬设计方面,一方面应根据岗位的重要性、工作的复杂程度、所需的技能水平及员工的考核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另一方面,也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对绩效考核方案和薪酬结构进行审视和调整,以保持其适应性、激励性和竞争力。另外,还应根据自身情况,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和激励制度,增强后勤员工的归属感。还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薪酬体系能够有效地衡量员工的价值和成果,要保证考核的透明和公平,让员工清楚自己的绩效如何被评价,薪酬如何被确定,这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服务质量。
总之,构建一流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其着力点在于“树立一流的认知观念、构建一流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流的服务队伍、建立一流的服务流程、实施一流的考核薪酬”。这五点不仅是建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核心,还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更是有力支撑高校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大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