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第五期“能力作风建设年·线上大讲堂”活动,我校在信息大楼一楼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校领导胡大白、贾正国、冯长安、赵会利,部分校党委委员,各分党委、直属党支部负责人聆听报告。
活动邀请厦门大学南强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原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质量保障联盟理事长邬大光作专题报告。邬大光围绕“从质量到高质量 现代大学治理的基本问题”这一主题,运用生动的案例,从质量的历史性、质量的阶段性、质量的时代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阐释。
邬大光指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邬大光详细介绍了国外关于质量的研究、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中的应用等内容,为我们分析了质量是如何走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高质量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此外,通过对比中外百年高等教育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相关学者开展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等,邬大光认为,高等教育就是质量,大学的稀缺性遮蔽了质量,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暴露了质量的严重性。
邬大光指出,当今所有关于“质量”的理论认识和制度保障等都是基于实践和经验的总结,是一个“亡羊补牢”的产物。他认为,目前我们所理解的质量概念、质量认识、质量保障是基于西方质量的概念与理论,他们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但应该看到,西方关于质量的认识是基于西方高等教育经验的总结,这就意味着探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话题,尤其是今天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不能离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和经验。邬大光强调,高质量再往前进一步延伸,则不仅仅是制度问题,更是理念和文化问题。质量体系会产生一种质量文化,而这正是成功的质量组织的核心所在。质量文化要求教师、管理人员等要从心理认同、接受,并表现在行为上,这相比起制度能发挥出更深层次的作用。
整场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案例详实,为参会人员送上了一次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大家一致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与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将在以后工作中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